泰国格乐大学首页krirkcn.net
国际本科|硕士|博士QS亚洲排名149位、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
咨询热线:17871909223
泰国格乐大学
泰国格乐大学
泰国格乐大学
当前位置:泰国格乐大学 > 格乐新闻
泰国格乐大学

格乐新闻

2025年2月19日上午,泰国格乐大学成功举办尼山格乐讲堂,特邀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教授、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教授朱振明,以《从“筷子”到“合十礼”:中泰文化差异的多维透视与研究方法》为题,进行专题学术讲座。格乐大学50多位师生到场聆听,并展开深入交流。

众多师生出席,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讲座由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格乐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在尼山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出席并发表开场讲话,对朱振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格乐大学副校长齐斌,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勇,格乐大学北语曼谷学院院长刘丽艳等纷纷出席,共同聆听讲座,并与朱教授展开交流。

从“筷子”到“合十礼”:中泰文化差异的多维透视与研究方法

朱振明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尤其在日常生活和礼仪习俗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筷子”和“合十礼”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体现了各自国家的生活方式,也承载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

筷子不仅是中国人日常饮食的重要工具,更体现了共享、协作的用餐理念,同时折射出儒家文化对家庭团圆、尊老爱幼的重视。而泰国的合十礼则深受印度佛教与婆罗门教影响,象征着谦逊与敬意,同时也体现了泰国社会对等级秩序的尊重。在泰国,合十礼的手势和角度因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与婆罗门教的尊卑观念相契合。

朱教授强调,要理解中泰文化差异,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应结合历史、语言、宗教、社会习俗及地理环境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例如,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影响,强调伦理秩序和家庭关系,而泰国则在印度佛教、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上座部佛教传统,更强调因果观念、谦逊待人和精神修行。

民族渊源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泰族与中国南方的壮族、傣族在历史上关系密切,语言和习俗有相似之处。然而,泰国本土文化亦十分悠久,在长期发展中融合了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此外,地理环境也影响了两国文化特质,例如中国北方多食面食,而泰国地处热带,饮食以米饭和香料丰富的菜肴为主,这些差异也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交往方式。可见,只有从多维角度探讨中泰文化互动模式,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两国文化特质,并推动更深入的跨文化交流。

互动环节:探讨中泰文化与语言的联系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学生就中泰民族语言关系、泰国地理环境对语言和习俗的影响等问题踊跃提问。朱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历,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文化根源,并探讨了中泰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

他的解答视野开阔,既涵盖了学术研究成果,又结合现实案例,使听众对中泰文化差异及其社会背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讲座最后,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勇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朱振明教授的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中泰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他鼓励师生在今后的研究中,结合中泰文化交流的实际案例,拓展学术思维,推动更多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嘉宾简介:深耕东南亚研究的权威学者

朱振明教授长期致力于东南亚及泰国研究,现为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东南亚》学刊主编、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常委副秘书长等职。他曾受邀赴泰国法政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国际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湄公学院提供研究咨询。朱教授著作颇丰,代表作包括《当代泰国》、《泰国:独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变动中的东南亚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学术影响力广泛。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师生对中泰文化差异的理解,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会学者和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朱教授的讲解,拓宽了对跨文化交流的认知,增强了对中泰文化互动模式的理解。

未来,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举办尼山格乐讲堂,邀请更多国际知名学者,深化中泰文化、语言及社会发展的学术探讨,为推动中泰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贡献智慧。

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

17871909223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