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公共卫生系SUPARATA KIARTIVICH博士作为通讯作者、格乐大学兼职研究员王璐璐为第一作者与中国河北省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的张自立老师合作最新撰写的一篇关于太极拳的评论文章,于2024年12月31日发表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任主编的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杂志(Scopus and ESCI)。这项研究展示了如何对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养生运动进行守正创新。
研究团队成员、公共卫生系副主任赵晔博士表示,太极拳是一种融合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中国传统运动。研究发现,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认知增强太极拳训练,比标准太极拳和常规伸展运动更能帮助轻度认知障碍的成年人。"而认知增强太极拳是一种对于太极拳核心理念——太极劲的创新的解说,它将物理和认知元素相结合,通过多任务练习来实现太极拳意念引导发力的而形成太极劲的发放,这包括注意力、工作记忆、任务转换、反应抑制和视觉空间处理,"赵晔博士说。
来自中国天龙太极拳研究会的泰国格乐大学兼职研究员王璐璐老师解释说, 认知增强太极拳的特点在于提高对动态刺激-释放过程的敏感性,强调对身体末端的精细运动控制,以提高肌腱反射和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这种方法超越了形神合一的传统理念,通过即时的自我意识和调整,集中刺激大脑功能,促进神经可塑性,加强脑身连接,也非常符合传统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核心思想。
研究团队计划在未来围绕三个重要议题展开研究:
1、研究传统太极拳技击与健康的神经生理机制
2、与标准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研究
3、评估在不同人群中的长期影响
"作为生活方式医学框架下的运动疗法,太极拳是最有效和最可持续的长期健康促进方法之一,因为它不仅增强体魄,还整合了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而其核心的训练方法可以围绕三摇三摆法而快速实现"王璐璐老师总结道。
这项研究论文是多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的成果,由来自中国天龙太极拳研究会的王璐璐老师、河北省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的张自立老师,以及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的KOBKULLAYA NGAMCHAROENMONGKHON博士、赵晔博士和SUPARATA KIARTIVICH博士共同完成。